首页 |
|
聚焦改革开放先行区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
来源:天津日报
2025-04-21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时提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一年多来,天津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立足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优势,把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的根本动力,改革成效串点成线、厚积薄发。
一、天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厚成势
天津具有深厚的改革开放历史积淀。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祥地和北方开放门户,城市发展血脉中始终流淌着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改革基因。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启现代制造业先河,到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勇立市场经济潮头;从滨海新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路制度创新,到自贸试验区创新引领北方开放高地建设,天津始终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实现了从传统老工业城市向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华丽转型。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改革发展寄予厚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其中“全面深化”,重点在于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通过制度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改革开放从表层优化向制度重构跃升。“善作善成”,强调将“善作”的智慧与“善成”的定力有机统一,既要精准施策,更要抓好改革落实,确保改革开放既“善作”出亮点,更“善成”见实效。
二、坚定不移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争先进位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要素配置效率持续提高。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天津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土地、数据、金融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新型产业用地复合高效利用,探索围填海成陆区域用海用地统筹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体制机制创新,聚焦产业发展、通道物流、贸易投资、政务服务、要素流动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协同、税收协作共治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经营主体活力加速迸发。“两个毫不动摇”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天津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显著提升,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大盘、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近四成,民营经济成为天津第一大外贸主体,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加快构建。天津加快塑造通道型、平台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开放新优势,开通147条集装箱航线、40余条海铁联运通道,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航运物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保税维修等适港产业提质升级,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业务占全国比重超过70%。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全市外贸总值的46.5%,跨境电商企业进出口规模增长43%,“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功能进一步提升。
着力打造制度创新策源地,开放型经济能级不断提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天津高标准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深入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环境保护、数据流动等领域加快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持续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累计实施615项制度创新举措,出台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和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创新指数稳居全国前三。
三、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改革举措的充分联动和配套衔接,使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要加强改革成效的评估、反馈和应用,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实现改革向纵深推进。
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聚焦制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的卡点堵点问题攻坚克难。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京津冀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协调新机制。
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聚焦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内外联通优势,更高质量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打造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壮大服务贸易、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港海陆枢纽双向开放能级,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坚持以全球视野汇聚发展合力。加快链接全球要素资源,在数据跨境流动、国际人才认定、技术标准互认等领域建立先行先试机制。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作者分别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