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RCEP对瑞安市汽摩配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瑞安发改
2021-12-22 08:51
2011年第十八次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提出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草案,先后经过31轮正式谈判,8年长跑之后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成功签署落地。RCEP是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成员国人口、GDP和出口总额均约占全球总量30%。RCEP协定整合并拓展了15国间多个自贸协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重要经贸领域,尤其是在关税上取得重大突破,给予“渐进式”零关税政策,推动亚太一体化发展。此前,中国已经与东盟十国组建了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已经覆盖了双方90%以上的税目产品。
为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带来的新机遇,促进瑞安开放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塑造外贸发展新格局,特就RCEP对汽摩配行业的影响开展了研究调查。
一、瑞安市汽摩配行业现状
2020年,瑞安市现有汽摩配企业超1900家,其中规上企业349家。产品覆盖12大类5000多个系列品种,已形成600亿级的零部件产业集群。2020年我市规模以上汽摩配企业总产值达306.19亿元,同比增长4.76%,出口额达70.54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4.09%,同比增长7.81%。其中对RCEP协定国的出口达10.51亿元,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第三大出口目的区域。
相对于欧美已经非常成熟的整车行业来说,我市汽摩配企业目前对RCEP区域内投资非常稀少,目前只有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成立分公司。
2020年以来由于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境外线下展会基本全部处于停摆状态,作为订单主要的来源,企业将目光转向了线上展会,各类的省、市级的免参展费的出口网上交易、瑞安市重点展会目录上享受补贴的线上展会以及顺应大环境改为线上的广交会,一时间企业参与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300家次的汽摩配企业参加了36场线上展会,其中RCEP区域展会5场。激情过后,由于新型模式的展会带来的问题便逐渐浮出了水面,线上展会的不成熟,以及大部分企业对于线上展会的准备不足,导致了大部分企业都做了无用功。
二、RCEP协定给我市汽摩配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一)原产地累计规则与进出口关税减免,助力企业外贸增长。
“14+1”的统一累计规则使得在确定货物原产地时,15个成员国被视为一个经济区域对待,产品在计算原材料价值的时候,可以累积之前其他成员国的原产材料价值,以满足出口产品增值40%的原产地标准,显著的提高了协定优惠税率的利用率,并有利于区域内产品更加自由的流通。
首先,对比之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RCEP项下东盟国家新增对我国原产汽车零部件的降税安排,其中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第一年降至9%,逐年线性递减到第十年的0%;变速箱及其零部件从第11年起开始降税,10年内从9.8%降至8.5%。
其次,RCEP落地最大的边际贡献是中国与日本达成的关税减让。日本是所有RCEP成员国中,此前唯一没有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2020年我市对日本出口的汽摩配产品仅为0.21亿元,之前的高关税(5-15%)与极致的质量要求带来的高成本让我市企业在同行竞争中优势不大,且利润空间的压缩致使我市企业难以进入日本市场。在RCEP协定框架内,日本将对中国86%以上的进口商品免除关税,其中在汽车零部件目录中约有80%的产品将会在签署后立刻实现零关税。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整车生产国,其供应商市场极具吸引力,RCEP的签订极大的降低了出口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为我市汽摩配企业进军日本打通了成本壁垒。
日本出口的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发动机、蓄电池零件和钢铁制品,将获得中国86%的进口关税免除。我国将在协定框架下,分阶段撤销对大约90%日本工业制品设定的关税,尤其是汽车零部件等日本优势较大的行业,但普遍为10到15年的线性递减,短期的冲击十分有限,并且也给企业预留了充足的时间进行产业迭代升级。
(二)完整的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RCEP成员国之间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域内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齐全。而且RCEP使成员国间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逐步统一,将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国之间生产分工合作。我市汽摩配行业早就已经处于从组装加工往半成品零部件的过渡的进程之中,而RCEP带来的新规则,使得更多区域内国家更愿意使用半成品零部件,这将会加速这一进程。关税减免与非关税壁垒的打通,以及协定鼓励进口条款,降低了企业引进先进设备的成本及难度,帮助企业补全自身硬件短板。浙江银宏汽摩附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经理介绍说:由于客户对产品精度及质量的要求,之前不得不硬着头皮进口60万一套的OKUMA的数控机床,现在RCEP签订完之后,虽然是阶梯式的每年降低0.5%,但是对企业未来采购这类机床设备能省下来6万元一套。
(三)投资自由化使海外投资建厂更便利
RCEP通过建立共同的原产地规则框架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和减少投资壁垒等规则,大大扩展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范围。RCEP协议的落地将降低贸易壁垒,改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提高贸易和投资的透明度,进一步便利我市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在衡量利弊之后,将会倾向于选择综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地方。据瑞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总介绍说瑞立集团已着手计划于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展开布局,设立分公司。企业将自身具有突出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能转移到区域内其他东盟国家,例如越南,优惠的土地租用费用、平均2000元/月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所得税、关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加速了产业链整合,将会进一步的降低中低端产品制造成本,使自身产品更具价格竞争力;同时将国内有限的生产资源集中在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上,促进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产品更具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双提升效果。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炼协定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了解、解决困难
利用全国贸促系统在自贸协定项下优惠原产地证签发、原产地规则研究的丰富经验和资源,开展调查研究,提炼企业应用自贸协定优惠政策的策略模型,为企业提供在全球生产和销售布局战略中的自贸协定关税筹划等咨询服务。帮助瑞安企业查询确认进出口货物在RCEP协定项下的优惠关税,比较优惠关税与MFN关税的税差,辅导企业将税差作为"卖点"开拓RCEP成员国市场,将存在高税差的RCEP成员国和相关产品锁定为重点开拓市场和重点开拓产品,帮助企业解决利用优惠关税政策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力企业国际化经营。
(二)开展RCEP规则培训,增强利用自贸协定意识
开展针对企业的自贸协定推广实施培训,以数字赋能为着力点,多方位、全方面的帮助企业了解RCEP协定一般性原产地规则、程序性原产地规则和针对具体产品的特定原产地规则,进一步增强利用自贸协定的意识,指导企业将原产地规则纳入企业产品的生产管理,根据原产地规则测算产品是否具备RCEP协定项下原产资格,根据原产地规则选择符合规则的产品供应商,实现原产地合规与管理。
(三)充分深挖展会资源,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推行数字化精准拓市场抢订单,强化大数据、互联网在拓市场中的作用。提供政策红利扶持,将展位补助范围拓展到线上展会。主动加强与中国机电商会、中国轻工商会、省电商促进会等合作,探索拓展国际市场的更好途径,引导外贸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加强与优质会展公司的合作,将开发针对RCEP成员国的线上线下境外展会作为重点,帮助获取优质客户并转化成有效订单。并通过设立独立站等方式加强企业自身品牌竞争力。打造“瑞安外贸数字化服务平台”,以“一站化”模式打造集数字公共服务、线上线下展会服务、外贸大讲堂、数字商业服务等数位一体的“外向型企业之家”,并且整合了“订单+清单”预警系统,及时报送风险预警信息,建立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引导企业开拓协定国市场。
(四)抢抓市场机遇,参与产业链、价值链重构
RCEP签署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把现在分散的各个小市场统一成一个由15个国家构成的大市场。RCEP市场投资领域采用负面清单“非禁即入”的开放方式,各成员对外商投资的市场准入度、政策透明度显着提升。帮助企业深入系统地研究和分析RCEP各国在货物贸易开放、服务贸易开放和投资优惠政策,选择最理想的生产基地,有益于构建优势互补的新产业链,实现更多的贸易创造、投资创造,提升生产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助力企业完成转型升级。
(五)紧抓国家级平台机遇,加速企业自身品牌建设
背靠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浙江自贸区温州联动创新区两大国家级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推动外贸领域制度创新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深度优化打造高标准的营商环境。完善“政府引导”、“行业组织”、“企业参展”、“展会推广”的方式打响区域品牌的国际声誉。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品创新提质,管理优化提升,创新人才引进来逐步提升出口品牌国际影响力。强化企业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创设自主品牌、开展国际商标注册,支持企业开展中国出口商品品牌认证。支持企业在日本、韩国等协定国建立品牌推广运营中心,加大行业性、区域性品牌培育力度。
在疫情肆虐,世界经济衰退,国际贸易投资萎缩,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的背景下,RCEP的达成有助于构建区域内供应链和价值链。对于我们而言,RCEP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营造相对缓和稳定的外贸环境,有助于促进“外循环”通畅,降低中美贸易摩擦给外贸带来的负面冲击。贸易伙伴多元化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降低对单个经济体的外贸依赖程度。同时RCEP的达成将大幅降低区域内汽车零部件流通成本,促进亚太地区的汽车产业链进一步聚集,助力企业扩大海外布局,提升产品的价格优势和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