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9家浙企位列中国上市公司债务健康500强,居全国第二位
来源:钱江晚报
2020-09-03 03:08
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让国内上市公司面临的债务风险加剧。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对A股329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测评,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指数研究报告(2019)。
报告显示,在上市公司债务指数500强中,有79家浙企入围,位居全国第二位。浙江大学/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表示,债务健康程度较佳的浙企行业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说明浙江省各行业发展均衡、势头良好。
全国债务健康程度最好的一百家上市公司,浙江有11家
上市公司债务指数衡量的是上市公司面临的债务压力大小。债务指数值越小表明上市公司债务健康程度就越好,债务指数值越大表明上市公司债务健康程度就越差。
本次测评结果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实施并负责解释。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上市公司共3890家,本报告覆盖了其中3421家。在这些上市公司中,营口港的债务指数接近0.00,债务健康程度在全国3421家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最后一位的债务指数高达95.82,相比于2018年的86.42有所恶化。从省份看,进入全国前100的公司有15家来自江苏,其次是浙江省的11家以及广东省的11家,该三省上市公司健康程度领先于其他省市。
债务健康程度最好的一百家公司中,营口港、龙江建设、南山铝业、汉缆股份、宁波富达、旷达科技、三房巷、攀钢钒钛、盘江股份、大秦铁路等位列前十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浙江省境内上市公司共474家,本报告覆盖了其中430家。在这些上市公司中宁波富达的债务指数值最小,仅为0.012;而最后一位的债务指数,高达70.75。由于债务健康度与债务指数值存在负相关,因此,宁波富达的债务健康水平在浙江所有样本公司中最佳。
债务指数较小的浙企包括宁波富达、戴维医疗、祥和实业、宏达高科、波导股份、浙江广厦、三力士、卧龙地产、新光药业、浙能电力、大东南等11家。
在债务健康程度最佳500强公司中,来自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和北京市的企业较多,其中分别有80家和79家来自广东省和浙江省。总体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的500强公司在行业的分布上既有共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区域的特色和优势。金雪军院长表示,浙江省的行业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说明浙江省各行业发展均衡、势头良好。
浙江上市公司平均债务指数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债务状况整体向好
浙江省上市公司平均债务指数为34.99,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6.23)。并且,浙江省上市公司平均债务指数较2018年减少了10.53%,说明浙江省上市公司债务健康状况整体向好。房地产和综合行业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41.04%和30.45%。值得注意的是,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通信和食品饮料指标上升幅度较大,其中农林牧渔上升41.03个百分点;食品饮料连续两年指标出现上升。
浙江省各行业的债务指数显示,餐饮旅游、综合、房地产、纺织服装、家电和国防军工这六个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债务状况表现较为良好,债务健康程度均在全国前五,其中商贸零售、综合行业排名前三;浙江省的农林牧渔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则相对较差,排在第21位,其次是医药行业的20位和有色金属行业的19位。
浙江省行业典型公司债务健康状况方面,债务健康度排名最高的宁波富达属于房地产行业。浙江省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数最多,达到60家,其中祥和实业债务指数仅为4.61,健康度在所有上市公司中位列34。同时,研究发现在浙江省农林牧渔行业整体债务健康度相对较差。
浙江省债务指数绝对数上来看,浙江省从2018年39.11下降至2019年34.99,债务健康程度有所上升;从全国来看,浙江省的债务健康程度位列7,与去年的第12名相比,进步了5名,表明浙江省上市公司在债务健康方面提升效果显著。
从全国来看,2019年各行业平均债务指数较2018年整体下降,下降幅度较大,全行业平均债务指数降低10.12%,重回40以下,说明整体上市公司债务健康状况趋好。其中,有3个行业的平均债务指数升高,分别是消费者服务上升6.26%、食品饮料上升14.57%和医药行业5.47%,其中消费者服务行业连续两年出现上升。房地产、建筑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27.61%和24.41%。
建议建立债务事前预警机制,加强上市公司信披
《报告》建议,我省应当建立对上市公司的债务预警防范机制,加强防范我省上市公司的债务风险问题,从经营及负债的基本情况对我省上市公司进行排查。重点梳理债务因子较大及财务因子较小的企业,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在债务问题爆发前主动预防、果断处理,建立债务处置应急机制,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影响。
同时应积极开展风险摸排工作,摸清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数量、警戒线和平仓线,编制质押流动风险清单;对上市公司的信贷融资等情况进行管理、分析,及时掌握业务经营、融资规模等动态情况,对潜在风险较高的企业进行约谈。
《报告》还建议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加强上市公司举债教育、加大债务置换力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